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離不開各種數據工具,它們支撐著互聯網的穩定運行,同時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“保護傘”,能夠讓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,其中數據沙箱(也可以稱之為數據沙盒)的作用非常重要,一般情況下,相關從業者對數據沙盒的主要印象就是安全可信,這是為什么呢?
起初,沙盒是運用于瀏覽器中用于保障系統安全的,在阻擋木馬和病毒入侵瀏覽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不過,隨著數字化在各行各業的發展與普及,也開始為沙盒賦能,使得沙盒功能更加全面、智能。因此,數據沙箱應運而生,它不僅能完整高效的記錄相關操作過程,還可以智能化地阻擋病毒,而且它采取虛擬操作的方式,不會影響系統原有數據,文件和注冊表等信息都不會被改動,安全更有保障。
數據沙箱之所以讓人有足夠的信任離不開它的核心優勢,就是擁有一個獨立內核,基于輕量虛擬機沙箱環境中運行,能與外界進行隔離,具有更好的安全隔離性。沙箱內的文件操作,可以分為可執行文件和不可執行文件,在執行相關操作后這些文件都會被重定向且會加密,也就是說沙箱在操作過程中,也不會讓木馬和病毒有機可乘。
當然,數據沙箱除了能夠實現一些對外的安全保障,對內也能夠為數據提供更好的保護,通過管理員操作設置后,可以將部分功能進行限制,盡可能地減少復制粘貼、惡意盜取數據等不當行為,全方位地保護數據安全。
目前,互聯網已經滲透于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,但是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增多,公眾對于使用互聯網過程中的安全性也愈加重視。因此,數據沙箱的作用更加凸顯,不僅能夠保障信息數據安全,也為維護整個互聯網環境而努力。
中國系統自主研發、且具有隱私計算能力的數據安全沙箱,可以很好的解決數據流通與安全之間的矛盾,成為數據可信流通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必備底座。該產品融合了計算、網絡、存儲等硬件資源與可信執行環境(TEE)的隱私計算技術,實現安全計算一體化模式。采用“分布式數據、集中式計算”的架構設計,讓數據參與方在不共享數據的前提下,可以參與其他用戶發起的計算任務,任務和數據會加密傳輸到一個可信執行節點TEE的安全區域內(Enclave區域)執行,在安全區域以外的任何地方,數據和任務均以密文形式運行,且只有任務的相關方才有解密私鑰,傳輸通道遵循安全通信協議規范,并在任務計算完成后即時銷毀。不同的用戶或任務在計算過程中,完全隔離,數據無法串用。不僅對計算性能、安全性進行了顯著的增強,也解決了各類隱私計算技術的場景適用問題,可以滿足政務、金融、能源、教育、醫療等各類行業數據安全場景的應用。